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敦煌文化
一、敦煌的历史
敦煌,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镇,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敦煌,也恰好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莫高窟,意为开凿于沙漠高处的石窟,也称“千佛洞”。在梵文中,“莫高”有佛教中解脱之意,让这个名字更添神秘的意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历自4至14世纪连续开窟造像,形成南北长1000多米的石窟群,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在中国文化史以至世界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莫高窟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二、莫高窟
莫高窟分南北两区,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区,现存洞窟492个,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以及木构建筑5座;北区则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有洞窟遗址243个。
第323窟据推测开凿于初唐,北壁绘有《张骞出使西域》。画面中汉武帝骑在马上,群臣持伞盖相随与张骞告别。这是最早的一幅张骞出使西域图,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南壁中央留有一片空白,这是1924年该处壁画被美国人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用化学胶布粘走后留下的痕迹。该壁画现藏于哈佛艺术博物馆(Harvard Art Museums)。
第16-17号洞窟,又名藏经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道士在清理流沙时,偶然发现了这座隐室。据考证,藏经洞开凿于晚唐,这里所藏的经卷文书共计五万余卷,其中90%是宗教典籍,还有10%涉猎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医学、艺术、文学等方面。
敦煌研究院
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一批国外探险家来到敦煌莫高窟,盗走大量经卷文书。藏经洞五万余卷经卷文书中,中国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万多件的残卷,其余均分布在英、法、俄等国。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意义重大,与殷墟甲骨、明清内阁档案大库、居延汉简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这些文献为正史提供佐证,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古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被称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而散落在各国的文献和文物也引发了对莫高窟的世界性研究,形成敦煌学。
除了莫高窟,敦煌研究院还对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进行综合管理和研究。它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是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他促成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三、敦煌和酒泉
莫高窟所在的敦煌,如今是酒泉所辖的七个区县市之一。历史上它曾与酒泉并列“河西四郡”之一(另两个是武威和张掖)。
敦煌名字的由来,一种说法是“敦,大也。煌,盛也。”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曾被称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乃至有“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说法。
酒泉则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后来,酒泉又称肃州,这也是“甘肃”省名中的“肃”字的由来(“甘”字则来自于被称为甘州的张掖)。酒泉不仅是敦煌艺术的故乡、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现代航天的摇篮。
四、刷题巩固
1、下列有关敦煌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莫高窟内只有唐朝时期的壁画和雕塑
B.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
C.敦煌造像主要是佛、菩萨、天王、金刚、力士等形象
D.“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赞誉的是壁画中的飞天图案
【解析】A。“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现实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可知,A选项表述是错误的,故选A。依据“敦煌造像主要是佛、菩萨、天王、金刚、力士等形象。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各色人物惟妙惟肖,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敦煌艺术史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可知,BCD选项都符合敦煌艺术。
2、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典。下列关于敦煌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
B.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起源于先秦时期,兴盛于汉唐时期
D.集建筑艺术、彩雕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
【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