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试题资料 > 笔试真题 > 2018年5月27日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解析

2018年5月27日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04-28 09:35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库

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以下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信息:2018年5月27日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解析,更多关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格复审,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面试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三、名词解释 请对下列名词作出解释。

1. (主观题)功能固着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功能固着是指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2. (主观题)自我同一性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就是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

四、简答 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1. (主观题)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学习中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有哪些?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1)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2)学习中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主要有:

①客观原因:

A.教师家长和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

B.不良的教育环境。

②主观原因: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在归因模式上存在障碍,他们习惯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为个人能力低、智力差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而把成功仅归因于偶然的运气,任务难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形成一种消极的解释风格和对失败的消极期待

2. (主观题)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第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第二,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选拔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班主任在刚接到一个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活动主要是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部分组成的,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3. (主观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1)心理辅导课程。心理辅导课程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列专题活动,包括心理知识讲座、心理训练、专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

(2)教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不能仅限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而是应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3)心理咨询。按咨询的对象,心理咨询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4. (主观题)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

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五、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主观题)①学校组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默写《岳阳楼记》的题,不少学生都出了错,刘老师罚出错的同学把整篇文章抄10遍。

②爸爸告诉小亮,只要他进入班级前三名,就给他买变形金刚玩具。

③妈妈对小松说,若是没能进入班级的前三名,暑假期间就不能看电视。

④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撤销了处分。

⑤小安哭着闹着要买手机,姐姐不予理睬。

题目中①②③④⑤分别属于学习理论中的什么行为?(5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①正惩罚是指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题干①中,不少学生都出了错,刘老师罚出错的同学把篇文章抄10遍,让学生抄写10遍对学生来说是属于厌恶的刺激,是为了消除或抑制听写出错这一行为。

②正强化指的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②中,小亮只要进入班级前三名,就给他买变形金刚玩具,买变形金刚玩具是属于一个愉快的刺激,为了增加进入班级前三名的概率,属于正强化。

③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负惩罚是指儿童出现一个不适宜行为时,去掉一个好的刺激,即不给予原有的奖励,以减少儿童不适宜行为的出现概率。题干③中,小松如果考试没有进入前三名,就不让在暑假看电视。这属于去掉了一个好的刺激(看电视),属于惩罚中的负惩罚。

④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④中,当学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撤销了处分,是属于撤销一个学生厌恶的刺激(处分),增加良好表现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⑤消退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题干⑤中,小安哭着闹着要买手机,姐姐不予理睬,属于消退。

2. (主观题)①学校组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默写《岳阳楼记》的题,不少学生都出了错,刘老师罚出错的同学把整篇文章抄10遍。

②爸爸告诉小亮,只要他进入班级前三名,就给他买变形金刚玩具。

③妈妈对小松说,若是没能进入班级的前三名,暑假期间就不能看电视。

④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撤销了处分。

⑤小安哭着闹着要买手机,姐姐不予理睬。

针对材料①老师“错一罚十”的做法,请运用有关理论加以评析。(4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材料①老师“错一罚十”的做法是违背记忆规律的,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造成心理障碍。

3. (主观题)①学校组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默写《岳阳楼记》的题,不少学生都出了错,刘老师罚出错的同学把整篇文章抄10遍。

②爸爸告诉小亮,只要他进入班级前三名,就给他买变形金刚玩具。

③妈妈对小松说,若是没能进入班级的前三名,暑假期间就不能看电视。

④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撤销了处分。

⑤小安哭着闹着要买手机,姐姐不予理睬。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合理使用惩罚教育?(6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诸多研究均显示,少量的、方式适当的惩罚可有效地减少问题的发生,作为教师必须要合理使用惩罚教育:

①惩罚的方式要适当。不合理的惩罚有可能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对学生不良影响是长期的。

②教师在运用惩罚时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执行惩罚时既要一贯公平,又要灵活体现出差异。

③教师在对学生惩罚后,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使学生受惩罚后,不仅不再犯错,而且在同样情境下,学会以适当行为代替不良行为。

④坚持要适度和适时原则。惩罚过轻起不到教育效果,惩罚过度会引起学生的偏激反应。及时的惩罚能让学生在犯了错误的第一时间内得到惩罚并及时反省,而迟到的惩罚会让学生认为是秋后算账,从而产生反感的情绪,这样的老师,往往是不得学生尊重的。

⑤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不同气质性格的学生,应当使用不同的惩罚措施。比如说当一个抑郁质的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应当使用委婉的方式对其批评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4. (主观题)在小学五年级的某节数学课上,赵老师正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共用了8小时,去程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回程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求甲乙两地之同的距离,大部分学生还是只能用算数方法解答,解答速度慢且复杂,学生王梓却使用了方程解答,很快就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对王梓同学的表现十分满意,但是对其他同学还无法掌握方程的应用表示疑惑,同样是五年级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就已经有了代数思维?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算术思维呢?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看,上述案例中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4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是指7~11岁的儿童,形式运算阶段指11~16岁的儿童。

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关键在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转化。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再受到自己过往经验的限制,而能够运用各种抽象的符号解决问题,才标志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走向了纯熟。而在这两个阶段过渡正是学生由算术向代数思维的直接反应。因而,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意识。材料中,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转化阶段,是属于学生由算术向代数思维的直接反应阶段。因此数学课上会出现有些学生就已经有了代数思维,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算术思维的现象。

基于以上认知,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实现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迈进并非是一个顿悟突破的过程,完全可以在教学相关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机地融合,在悄然无声中渗透代数思维、强化代数认知,为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奠定基础。

5. (主观题)在小学五年级的某节数学课上,赵老师正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共用了8小时,去程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回程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求甲乙两地之同的距离,大部分学生还是只能用算数方法解答,解答速度慢且复杂,学生王梓却使用了方程解答,很快就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对王梓同学的表现十分满意,但是对其他同学还无法掌握方程的应用表示疑惑,同样是五年级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就已经有了代数思维?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算术思维呢?

如何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运用在对学生的教学之中?(6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

1.充分认识学生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思维方面来讲,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最初是依赖先天图式,到感知运动阶段末期,出现动作思维的萌芽;从言语方面来说,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才出现了言语的萌芽。学生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逐渐像成人一样去使用语言。

2.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学生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公共基础知识   笔试真题   面试真题    每日一练

更多备考资料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 更多关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格复审,事业单位考试,2018年5月27日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解析,事业单位面试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编辑:lichongshi)

上一篇:2018年3月18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多选题) 下一篇: 2018年6月9日天津市和平区、南开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试题》试题及解析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