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网友吐槽收入“拖后腿” 是在期待什么
辽宁人事考试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_辽宁华图每天为广大考生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技巧、申论热点以及面试技巧等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考、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事业单位频道(http://ln.huatu.com/sydw/)
近期,北京、重庆、河北、浙江、湖南、四川等多地公布了2016年平均工资。针对很多人觉得自己工资“拖后腿”的吐槽,多地统计部门也进行了释疑。
平均工资数据具有统计价值,便于政府部门掌握各行业的收入水平、居民消费能力等,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数据基础。可平均工资并非均衡分布状态,总体而言高收入者为少数,中低收入占据大多数,平均核算下来,不少人自然会低于平均数,显得自己是在“拖后腿”。而且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单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相较于平均工资,更应该关注本行业、本单位的工资中位数,这个数据更接近个人真实水平。
而网友吐槽收入“拖后腿”,不仅是对实发工资低于平均工资的不满,更是针对平均工资遮掩下的收入不公,所产生的公平焦虑感。以北京为例,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992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881元,前者是后者的1.82倍。表面上是工资差距,背后则是企业制度、劳资博弈力量、收入分配制度等矛盾冲突。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虽然在大幅提升,但金字塔顶尖的富人与位于塔基的低收入群体,其收入差距之大,亦显而易见。加上近些年来,房价、医疗费、教育费用等飞速上涨,远超很多人的收入增幅,令很多家庭压力山大,对收入获得感的诉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每一次网友对收入统计数据的吐槽,同样是对公平的诉求,希望收入构成更为合理,希望弱势群体能够得到更多政策性照顾,不想总成为“拖后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