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省本溪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解析四
1.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暧昧性和矛盾性,对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一般比较乐于接受,而一旦涉及到精神文化层面时则常常比较踌躇,甚至是内在抵制。这构成中西文化互动的复杂性。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具有直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功能,同时和增强国力密不可分,而且科技文化又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有极大不同。
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对西方文化在精神层面较易接受
B.中国对西方文化的物质层面常常比较踌躇,甚至是内在抑制
C.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暧昧性和矛盾性
D.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水火不容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__________地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更加具有领导者的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顾忌 气质
B.肆无忌惮 潜质
C.无所顾忌 潜质
D.肆无忌惮 气质
3.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A.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B.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
C.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D.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4.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B.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越来越严格
C.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D.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5. 一件可能使人感到吃惊的事实是,目前不但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同世界上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粮食增长速度也是较快的,甚至其他商品价格的增长速度也比不上粮食的增长速度。尽管如此,今天在全世界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粮食。据估计,由于缺粮而面临饥饿的人口有3.4亿到7.3亿之多,他们尤其集中在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
这段文字想要说明的问题是( )。
A.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B.尽管世界粮食生产充足,但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粮食
C.其他产品价格的增长速度比不上粮食的增长速度
D.因缺粮而面临饥饿的人口有3.4亿到7.3亿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