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打造宜居城市
【背景资料】
2015年8月18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最新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调查显示,北京在全球宜居城市排名第69位,蝉联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全球最宜居城市则被澳大利亚墨尔本摘得。
【标准表述】
宜居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模式,更是现代城市应该追求的发展模式。提倡宜居观念,按宜居标准建设城市,有利于防止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区半径盲目扩大、人口拥挤、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等问题,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宜居城市是绿色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造成大气、水体、土体污染和生态破坏,城市的绿色生态线受到冲击。
宜居城市给人们以舒适感。城市的无序发展和资源环境破坏必然造成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空气和水质污染、噪音增加,压力和紧 张感增加等,人们健康受到影响。宜居城市,开发强度适当,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结构合理,各类空间相互支持,组成生态共同体。
宜居城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发展在一定阶段会出现较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特别是土地供需矛盾。劈山造地,围湖(海)造城,盲目扩大城市建筑容积率,挤占水域和绿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计入生产成本,这些行为和做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城市宜居度下降。城市宜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统一。
【具体措施】
第一,树立生态优先理念,打造城市宜居环境。
第二,合理规划绿地系统,优化绿地系统空间格局。
第三,着力提升绿地总量,保障园林绿化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