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不姓“公”的公园伤了谁?
“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内有个苏式园林小园,名叫梦溪园,里边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号称郑州最美庭院,该园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每天只开放4个小时,中午吃饭时间和晚上不开放,因为这时该园已经变身私人饭堂。”连日来,不断有郑州市民向本报表达不解,国家规定,严禁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档餐馆,咋还有这样的事?(大河报 7月30日)
利用手中权力肆意敛财,究竟何时才有个头?不姓“公”的公园说白了就是占着人民的资源去挣人民的钱,论其程度也仅仅比贪污腐败干净点而已。公众不禁要问:公园的管理者为何敢大张旗鼓、无所顾忌的让公园变了性质?在法制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如此侵占民权的行为,相关部门是否真的尽到了监管的责任?
对于为何敢变“公”为“私”,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通过公共资源的使用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实现违纪者收敛钱财的目的。公园是便民活动的场所,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宝地。把公园和具有商业利益的饭店结合起来,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与当前党和国家大力反对奢侈浪费的作风格格不入。
严厉打击侵占公众资源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对于切实提高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假如没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团体存在,那么仅仅是凭公园管理者是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侵犯民利的。这样一个低俗利益团体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整个社会对公与私的甄别不清,长此以往,更会造成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扭曲。不姓“公”的公园,最终伤害的是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