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报考指导 > 报考问答 > 工薪阶层的辛酸买房路

工薪阶层的辛酸买房路

2010-12-08 15:27      文章来源:新华网

  连日来,楼市回暖的传闻再次深深刺痛了公众脆弱而敏感的神经。虽说仅是传闻,尚未有权威数据佐证,但屡受房市折磨的公众,几乎已脆弱到无法承受“最后一根稻草”。

  程诚,一位在北京工作了7年的工薪阶层,经历了北京楼市从“火箭式上升”到“短暂性下跌”继而“报复性疯涨”的全过程。她的买房经历,犹如一部悲喜剧;她的买房心路历程,就是大多数人面对房价疯长心态的最好写照。

  房价,“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房地产领域权威专家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纯粹从宏观调控政策制定而言,“国十条”足矣,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执行不力才是“楼市新政”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果执行得力,楼市回暖只会是个传说。

  然而,公众何时才能看到“国十条”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公众又能在何时看到中国房价从天上掉到地下?公众何时能看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那一天?

  ■口述人:程诚,2003年毕业,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7年

  ■实录人:法治周末记者 陈磊

  2003年大学毕业,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经历了北京楼市从逐渐火热到火箭式上升,再到短暂性下跌继而报复性上涨的全过程。其中酸甜苦辣,犹如一部悲喜剧。

  ◎时间:2005年

  我们天真地认为:房子卖得太贵了,1个月工资买1平方米,这是什么世道啊!所以就撇撇嘴走了。

  刚毕业那年,工资才两三千元,那时北京房价虽然还在低位徘徊,但也只能望房兴叹。况且那时房租低,1000元就能租套两居室,所以就在出租屋里悠悠闲闲地等到了2005年。

  2005年的北京房市已经有了一些热度,大街小巷全都是迎风招展的房地产广告,走在路上也不停有人往你手里塞宣传单。这时,身边有一个嗅觉灵敏的同学邀我一起去买房,就懵懵懂懂地跟着去了。

  售楼小姐十分热情,一盆火似地上赶着接待我们。同学看上的是望京地区靠近北四环的一处高档楼盘,均价在7000元左右。我看上的是快到五环的一处新盘,价格在6000元左右。

  售楼小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总价是五六十万元。如果按揭贷款,首付在15万元左右,月供两千多元。相同地段的另一处楼盘为了“拉客”,还向我们承诺精装修、送全套家电等。

  按那时的工资水平看,1个月的工资只可以买1平方米房子。考虑到刚工作不久,首付和月供的压力都比较大,而且当时我们都天真地认为:房子卖得太贵了,1个月工资买1平方米,这是什么世道啊!所以就撇撇嘴走了。

  谁也料不到,这一撇嘴可能让我们付出了一辈子难以翻身的代价。

  ◎时间:2007年

  工作了一年多后,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而同样的一套房子,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两相对比,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

  大概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房市开始蠢蠢欲动。

  我租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的单位公房,60平方米的小两居,单价涨到了每平方米8000多元。房东判断,房价已经涨到了最高点,于是把我们赶了出去,把房子卖了,得手50万元。就在他沾沾自喜地数着钞票的第三天,和他同一单元的房子,卖出了每平方米10000多元的价格。

  时间进入2007年,盼着房子降价的我们闻到了越来越浓重的硝烟味。房价节节攀升,“涨价派”和“降价派”也打起了激烈的口水战。主涨派从供需、土地资源等方面论证房价还会涨,主降派则宣称“再这样涨下去,天理难容”。

  虽然梦想每每被现实击碎,但我还存有一丝幻想,总觉得住房是民生之本,政府不会让开发商这么离谱地涨价。

  此时,当年一起看房的同学已经去了美国留学,她托我打听她看中的楼盘,该楼盘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还在扶摇直上,电话里她一直哀叹“悔不当初”。我看中的楼盘也紧随其后,毫不示弱。

  工作了一年多后,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算下来,此时一个月的工资大约只能买0.7平方米房子。而同样的一套房子,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两相对比,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

  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房价不可能这么离谱地涨下去。于是咬咬牙,继续租房子。不过,对于无房户来说,另一重煎熬又来了———房租也涨了,翻了一番。这意味着,我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租房。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房市的风向也开始有了变化,主降派占了上风。我关注的楼盘一度跌回万元以内。当时,主降派的一个主流观点是:房价必腰斩!

  也许是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暗示,我也是喜滋滋地看着日渐下跌的房价,居然忘了出手。这是我痛失的第二次机会。

  俗话说得好,“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没过多久,房价又重新高昂起了头颅,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

(编辑:姜芃)

上一篇:调研称贫富差距超出预期 建议国企红利全民共享 下一篇: 人民日报:部分行业福利过高加大收入差距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